close
沒有人物介紹,就直接讀吧,是否能讀出兩個看似平行時空微妙的交錯,詭譎的對應。到底誰是真實的,誰又是筆下虛構的。各自擁有的人生,假想另一個生命體,用文字,像紙娃娃一樣,為對方穿上設計好的衣裳。年輕的男孩,或許羨慕另一個他已有妻女,家庭和樂;中年的教師,可曾羨慕另一個他,慈母仍安在?於是雙方的劇本在鏡頭兩旁展開,雙方互看,都覺得對方像是攝影棚裡的楚門,由得編劇任意規劃。轉身,鏡頭好像也照著自己,也許自己才是楚門而不自知。
不要錯過中段漸漸加快的詭異氣息,猶如平板樂章帶著淡淡的陰森,同時享受觀眾直接的情緒起伏,以及編劇睥睨一切毫不在乎的高度。那只是小說,不用怕的。
相信似乎是故事的另一重點,我們習慣相信一些事,諸如天體運行和各項定律,如果這些事被改變了,還值得相信嗎?是否不被相信的事就不該存在?蔡康永在「沒人聽見的歌」裡曾比喻過:「深山裡有一隻鳥,唱了有史以來小鳥能夠唱出的,最好聽的一段歌。唱完之後,小鳥就飛走了,沒有人聽到這段歌。這段歌聲,曾經存在過這個世界上嗎?」總覺得如果跟爸媽分享這段話,他們會說:「對啦對啦,誰知道那些鳥不鳥的事,你還是早點睡,記得關燈。」然後我就一邊說著是啦是啦,一邊進行著我相信那是正常的生活方式,但是偶爾偶爾地,我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存在。
最後,我一直相信有外星人,也許就在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,也許稍微近一些,也許他們正在熱烈地尋找我們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