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很長,讀起來很輕鬆的書,就像聽朋友說話那麼自然,一字一句藏著夢和勇氣,還有現實和殘酷。封面是一個稚氣未脫的主編兼此書作者,在印著他笑容後的扉頁,走進他對出版的堅持之路,那似乎是沒有一種印刷技術能夠明確拓下的未來。
如果現在到各大論壇發文求助[我想當編輯],或許會得到「那很辛苦喔,事情做不完但錢不多」、「出版業是夕陽產業,勸退」、「我才想離職咧BY現任編輯」這些回答,我們光想像就能猜到這樣的結果。如果發問的問題是[我想開出版社],總覺得會有更深的陰影籠罩在這篇文裡。這本書也寫了陰影的那一面,而且還不少。看銷售報表看到看到快中風,遭到作者不留情的背叛,尋找經銷商的困難,又或者是對家人的愧疚,以及對未來的迷惘。最後都是走下去吧,人生,這樣自嘲強韌但心有戚戚焉的結語,果然笑中帶淚才是生活的原頁。
有熱血沸騰的事是幸運的,就像電燈停電還會發光一樣。我曾經在找工作時,看到一個我非常愛看的節目在徵人,那一秒感覺可以聽到全身細胞同時爆裂,力量源源不絕,幾乎要寄出履歷順便附帶一句最低薪資我也OK請收留我。雖然最後我自知專業不足而沒有去應徵,但是那一瞬間,我真的覺得眼睛一亮,全身的力量都在推著自己。
回到這本書來,明知道出版界燒錢又難做,偏要挑下去試,邊做邊摸索,希望能讓好作品不至埋沒的熱血。我想起日劇「鬼太郎之妻」裡以發掘新人漫畫家為己任的嵐星社社長深澤先生,不願被大出版社併購,甘願冒著虧損的壓力,維持一個小出版社的規模,維護一個讓新人發揮的舞台。當然也希望熱血之餘能兼顧健康,因為深澤先生在劇中好像還生病切除了肺還是肝之類的。(好像在點黑白切噢別鬧了)
本書也有一個我認為很不錯的概念,就是明白自己的定位。與其虛張聲勢到拚排場包裝比身價,不如就直接表明了是一家小出版社,正在前進中。中小企業如果自認為是霹靂無敵大公司,只差沒到火星開分店,這樣也太自傲了。我相信每個角色都可以自由調整自己的視野,拉近一點檢視稽核,拉遠一點觀望推演,但絕不能忘記自己本是哪根蔥薑蒜的,畢竟同樣是辛香料人家也是各有千秋不得亂配,這就是角色理論中的辛香料定論(我亂掰的,總之定位要先抓穩,立足後再延伸)。
總觀本書,從編輯入門到創立出版社的境遇,點滴付印成冊,鉛字暈開成千字,訴說著鉛版印不完的牽絆。也許你讀了,你就願意相信自己所追尋的,或者追尋你所相信的。逗點像是從夢想堅持的力量凝聚成實心圓,再藉熱血衝出一道彎鉤,形成一則進行式的隱喻。此點雖小,卻是一份力量的存在,對於徜徉閱聽世界的我們來說,便有了一種盼望。
自選主題曲:方大同/未來
「還有一點愛,在未來,要等你灌溉,花才開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