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選主題曲:孫燕姿/愛情字典
重點歌詞:在愛情字典裡找不到永遠,我們越走越遠,兩個世界
這本桐野夏生的2012年中文版新書,看到新書消息馬上就訂了預購。本身很喜歡桐野夏生的作品,2011年的「女神記」似乎是古代故事所以未購入,「IN」算是繼「東京島」後再度讀到她的新作。
書名是很重要的,「IN」只有一個音節略顯單薄,中文版書名「IN格殺愛情」果然增添了氣勢,雖然看到最後對格殺的感覺並不強烈。而且這本也沒有序言耶,翻了一下「異常」有,但是「東京島」就沒有了,我個人會把序言也一起讀過,當然沒有序言也不算什麼嚴重缺失。值得一提的是章節的篇名算是很有巧思,但文案彷彿只是為了配合「格殺」的中文版名,看到「無處可去的愛情屍骸」還以為會有情殺的內容出現,有點混淆視聽。
我必須說,比起「OUT」、「殘虐記」、「異常」、「怪物們的晚宴」等作品的黑暗色系,讀完「IN」之後並沒有太多衝擊的感受。主題環繞在「婚外情」上,結構上存在兩段不同時代、卻同為婚外情的故事:主角的婚外情、配角的婚外情,配角的婚外情亦被寫入「書中的小說(無垢人)」裡,真實性不詳。因此主角一邊發展自己糾結的婚外情,一邊就「無垢人」考證配角的婚外情是否屬實。
寫作風格雖不如前述作品那樣冷硬銳利,仍延續了桐野夏生擅用的象徵手法,讓細節隱喻牽動讀者融入故事走向。可惜的是人物個性似乎不夠鮮明,也沒有足夠緊湊的情節來淡化這個缺點。主角鈴木環明明是個暢銷作家,還有個讀高中的兒子,和外遇對象青司的相處卻像二十多歲的情侶,一下租這間房一下又改租別間;突然跑去青司的故鄉旅行,又好像逛得不太起勁。而青司好像很溫和又好像很難搞,沒有太多描述但是又寫「今天特別的打扮很年輕」之類的句子,可是讀者並未讀到很多描述「平時青司的打扮」啊,這樣如何覺得那天是「特別年輕」的呢?
另一個覺得遺憾的點在於場景描述,以另部作品「柔嫩的臉頰」為例,讀起來能夠清楚理解是這一段是佳須美和石山在街頭巧遇、那一段是佳須美與石山在旅館裡踰矩的經歷,即便透過不同的人講出來,依然能明白「現在指的是那個時候」,使讀者能夠順利轉換場景或時間點。而「IN」裡面場景跳脫得太快,到底現在指的是以前合作的時候?還是關係逐漸惡化之後?他們分手過幾次?時間點像洗牌一樣拼拼湊湊的,外加穿插著「無垢人」的內容,讀起來感覺情緒無法連貫,也難體會出「無垢人」在書中是多麼轟動又經典的傑作。
然後這本書繼「異常」、「玉蘭」、「東京島」之後又再度出現幽靈啦!不過這幾本書的幽靈都不是恐怖片裡嚇人的形象,「IN」裡面也不例外,只是一種穿越時光或者一種象徵,以我個人來說比較喜歡「異常」裡表現的方式。
結局倒是與「柔嫩的臉頰」和「殘虐記」開放式結局不同,明確表示綠川未來男的外遇對象就是三浦弓實,這時回想起先前自稱「浦霞」的那對母子,我也想起了「異常」裡張的那段長長自白,不由得想說:「哎呀原來你們都是假的嘛!」。最後青司的生命結束了,獨留環在情感糾葛的框裡面對未來。值得一提的是綠川未來男不管在「無垢人」裡,或是透過他夫人、千金所言,都有提到他的家庭生活,及與家人的互動。環和青司似乎與家人沒什麼互動,只記得環留了紙條給兒子,和先生好似沒什麼交集。青司家人的描述更是少,好像只提到他結婚了。遙想「異常」裡百合子姐姐連名字都沒寫出來,突顯她不被重視,莫非這又是一種象徵的手法啊。
一句話短評:雖然我很喜歡桐野夏生但可能不會再看第二次